武汉这么多大学里,中南民族大学绝对算个性的一个,光听名字就能脑补出一堆56个民族谈笑风生歌舞升平的画面。
走进民大,你会发现想象中的民族服饰并不是随处可见,倒是周围各种听不懂的方言对话,路人差别微妙的轮廓相貌让你惊觉自己身处一所民族大学。
而一个寝室好几个民族的搭配,神奇的锅庄大赛和民族文化节,得分桌坐的班级聚餐……更是让在汉人堆混迹了大半辈子的你大开眼界。
因为民族的多样性,民大的食堂里几乎涵盖了所有菜系,好吃又多样。即使被各种小吃街重重包围,在民大人眼里,还是食堂最具风味。
民大食堂只支持校园卡,用不了支付宝,也没有临时卡。想去民大蹭食堂,首先得学会跟民大的帅哥美女搭讪。
三食堂
三食堂所在的楼栋是人气最旺变动也最频繁的食堂。老学长们习惯管二楼叫三二(四食堂),三楼叫三三(五食堂)。
一楼从早点到套餐都有,这里有民大人引以为豪的超便宜面食,1块2的汤面和1块3的热干面便宜得不像话,比武汉任何高校都要低。
每一个饥肠辘辘的早上,吸溜一碗1块3的热干面绝对是神清气爽一天的完美开始。
鸡蛋饼和红豆饼同样是早餐的绝佳选择,再加一杯鲜甜的豆浆简直能上天。
选菜窗口不算多,不过花样倒是玩儿得很溜。前有草莓西芹珠玉在前,今有菠萝煮鱼后来者居上,名字听上去有些猎奇,味道倒也不赖。
相较于保守的一楼,外包的三二和三三就明显会玩儿很多。全国各地的美食都齐活儿了,长串的窗口绝对有你的家乡味。
三二那五花八门的套餐永远不缺排队的人。鲁二哥和小米姑娘在各大高校都混了个脸熟,干净实在,味道也不错。
爱吃小米姑娘的同学喜欢打包个手撕鸡饭带回寝室,青睐拐角鲁二哥的同学都喜欢就地吃。
山西手工面的岐山臊子面,油泼面以及砂锅面算得上是三二一绝,面条劲道爽滑是必须的,风味浓郁的汁水简直不能更香,面条唆完,连沾在碗口的渣渣都舍不得放过。
陈记麻辣拌中西两式的意面任君挑选,往里面拌老干妈绝对没人笑你土鳖。吃培根意面的话多加一勺芝士才是正解。
早上来三二,叫上一屉上海小笼包外加一杯红枣枸杞粥,是所有民大小仙女的标配。
煲煲香菜品丰富,经锡箔小碗烤制后,米饭吸收了菜品的汁水和风味,滋味悠长。
一个合格的民大食堂,小火锅和铁板饭哪里少得,卤肉饭和瓦罐汤肯定是食堂必备,没有石锅拌饭,蛋包饭和麻辣香锅的更是想想都可怕。
站在三三楼梯间就能闻到柳州螺蛳粉清新脱俗的奇葩“香”气,作为三三的扛把子美食,来民大蹭食堂的朋友绝对不要错过。
酸辣鲜爽的汤汁里面卧着一髻软韧爽口的米粉,配菜脆嫩,调料鲜香,带有侵略性的辣油香酥得让人忘了本位,酸笋那独特的“臭味”让唾液持续分泌,欲罢不能。
为了能吃到扬州蒸点的各种包子,早上爬三层楼算什么,胡萝卜牛肉味儿的简直不能更爱,状态好的情况下,一顿可以塞下三个。
拐角处带一杯黑米粥边走边喝才是正确的民大姿势。
除此之外,港式扒饭,汪集鸡汤煲都是不错的选择,小锅米线和重庆麻辣烫也是很多人的最爱。
三三不仅好吃,还承包了各种社团的开会业务,每次社团开会或者商量活动,三三都是首选之地。
清真食堂
清真食堂绝对是少数民族氛围最浓郁的地方,来进餐的少数民族的帅哥美女虽然没有身着传统服装,但深邃的五官和独特口音让他们轻易就能被辨认出来。
清真食堂有两层,一楼以各种选菜和盖浇为主,除了是清真出品以外,与其他食堂没太大差别。
二楼的花样很多,自助餐,早点,面食,套餐应有尽有。这里的特色煲仔饭人气超旺,菜色丰富入味,米饭被汁水渗透,香软无比,其中咖喱煲是很多人的最爱。
旁边的三汁焖锅,盖浇饭和铁板饭的实力也不可小觑。这里的铁板饭跟外面的不大一样,汤汁丰富,烹煮得也更入味。
盖浇饭风格特别西北,味道大气纯粹,好吃得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另外嘛嘛风饭是挑食者的好选择,菜品很多,只管挑自己喜欢的。
各种囊啊饼的是少不了,大盘鸡,锅巴饭和牛羊肉粉泡馍等都让很多人的口条感觉到了新世界。
二食堂
除了感人的物价水平和五花八门的早点,不得不提的就是二食堂的凉菜。即使离开学校多年,对二食堂的凉菜为什么这么好吃依然百思不得其解。
一食堂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汉派网 » 在最具民族风情的民大吃饭,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