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杨庆山,上了年纪的老武汉都晓得,他是武汉洪帮“寨主”,人称“武汉杜月笙”。旧时武汉最大的黑社会势力是洪帮,又称汉流。因为洪帮规章多,“家法”严,蛮多胆小的人不敢参加,但是杨庆山好像生来就是吃“流氓”这碗饭的。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杨庆山出生在黄陂横店,其父是一位皮匠,后迁住汉口一元路华景街(今华清街)。因为家境贫寒,杨庆山没有上过学,七八岁就和邻居屋里的小伢们一起捡破烂。当时的华景街一带流氓成群,偷盗成风。杨庆山一来二去也学会了拉帮结派、偷鸡摸狗、一拍二诈三丢手的那一套。虽然跟他父亲学了做鞋子的手艺,但这个人天生就不安分。总觉得“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下”……
那时洪帮中流传着十二字的黑话:“不拦不披,不打就吹,卧着舔灰。”大意说,不干坏事就搞不到钱,就只能饿肚子。杨庆山开始在洪帮地位蛮低,是典型的“浑水”。他奸盗邪淫,欺弱助强,最擅长的是“仙人跳”、“放白鸽”等欺诈手段,在帮内扶摇直上,很快就成为洪帮“西霞山”的总舵主,手下兄弟上万人,其势力地盘由汉口大智门火车站的“旱码头”向长江上的“水码头”扩张。后来,他又投奔当时势力颇大的“庆华山”,拜倒在这位黑帮大爷的门下。
在帮中得势以后,杨青山的私生活就更加放荡了。他先后讨了九个老婆,自己的“干姑娘”到后来也成了他最得宠的小老婆。此外,他还霸占着汉口三元里的妓女凤珍。
1926年,蒋介石到达上海,看中了这股帮会势力。蒋介石(其是“清帮”中人)叛变革命后,杨庆山认为时机到了,他在上海遥控指使他的兄弟们,不断将武汉的军事情报从外国轮船上带到上海,以此邀功,成为蒋介石营垒中的有功之臣。杨庆山也由此当上了上海禁烟局吴淞口检查所所长,并趁此机会又当上了“栖霞山”、“太华山”的“寨主”。每当轮船一到吴淞口,杨庆山就上船检查,随哪个看到他,都怕得不得了。尤其是从上水来的船只,船员更怕他,因为凡是从上水来的船只冇得不带鸦片和其他毒品的。杨庆山一般都是“看山砍柴,能抢就抢,能敲就敲”,大发横财。
1930年,杨庆山回汉后,当上了绥靖公署侦缉处少将处长,疯狂破坏共产党的地下组织,双手沾满了革命先烈的鲜血。与此同时,他还大开山堂广收兄弟,其手下兄弟遍及国民党的党政军警宪特、工商、文化各界,权势显赫。1934年,杨庆山的母亲去世。葬礼上,就连当时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及军事委员长蒋介石等要人都送来了挽联,让人瞠目。
抗战胜利后,以“接收大员”角色自居的杨庆山回到了武汉,“劫收”了汉口黄兴路天福里一栋三层楼房作为自己的公馆。他每天上班办公,就是到江汉路万生园喝茶,听手底下兄弟汇报情况。据江汉路的老人家说,“大约是在1946、1947年间,经常在江汉路上可以看到他(杨庆山),身着长袍马褂,前呼后拥的,有十几个护卫……”
杨庆山明目张胆重金贿选国民党“国大”代表。“一帮人打着横幅,上写‘选杨庆山当国大代表,凡投票者赏大洋两块’”,并在当时汉口六渡桥最著名的德华酒楼和会宾楼请客。最终,杨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国大”代表。
其实,“清帮”(青帮)这个流氓组织的全称叫做“安清会”,顾名思义它是早年“安”抚满“清”统治者的组织,是满清皇族的奴才。而“洪帮”之“洪”字则取之于明太祖朱元璋——朱洪武的“洪”,它的全称是“洪兴正义会”。“安清会”为“安清灭明”,“洪兴正义会”为“反清复明”,早期两派势不两立,后演变成全国两个最大的流氓组织。因为当年这两“帮”人作恶多端,故解放后被列为了反动帮派,有的头目被处以极刑。杨庆山被枪毙时,刚刚66岁。他当时在枪口下瑟瑟发抖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汉派网 » “武汉杜月笙”:民国武汉黑帮大“寨主”杨庆山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