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泽平宏观”发布《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课题文章,一百强名单中,湖北省内仅武汉(7)与鄂州(70)上榜。

2019年发展潜力百强城市中有96个位于19大城市群,有54个位于24个千万级大都市圈。在城市群层面,19个城市群的核心在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成渝等5个城市群。预计到2030年,中国2亿新增城镇人口的约80%将分布在19个城市群,其中约60%将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成渝、中原、山东半岛等七大城市群。
从区域看,中国进入城市群都市圈时代,区域分化突出,城市发展潜力差异巨大,城市研究价值更加凸显。2019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要求以同城化为方向建设1小时通勤圈,标志着中国进入城市群都市圈时代。

拥抱城市群,把握大趋势。不管是从鄂州发展规划来看,还是全省布局考量,“区域协同”都被摆在了突出位置,这对鄂州城市发展潜力提升具有深远意义。去年12月18日,鄂州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通过的《中共鄂州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里,“武鄂协同”成为高频词。主动融入和服务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大力推进武鄂同城化,加强与黄冈黄石联动,打造武汉城市圈同城化核心区;武鄂黄黄联动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双向互动、融通发展格局加快形成,被写进规划建议。

1月2日,武鄂两城实现地铁互通,鄂州成为第一个融入武汉轨道交通网的武汉城市圈城市,对于促进武鄂协同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今年的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抓紧推动“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破题开篇。加快都市圈城市群发展:完善武汉城市圈协同联动机制,推动优势产业链圈内延伸,建设城市圈大通道;
今年的鄂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十四五”期间,鄂州将坚持区域协同,加快建设武鄂同城化核心区。

武汉和鄂州自古“地相连、水相依、人相亲”。早在上世纪50年代,武汉25路公交车走316国道,让鄂州老百姓享受了出行便利。进入新世纪以来,两地交通互联互通明显提速。目前,仅葛店和光谷间,已有8条公路、3条铁路及3条城际公交对接。去年底,全长34.7公里的新港高速双柳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开工,连接武汉新洲区与鄂州的华容区和梁子湖区;同时,贯穿5城11县市、全长约360公里的武汉城市圈大通道启建。
一系列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重要措施表明:武汉与鄂州已迈入同城化快车道。以大城市引领的城市群因其规模经济效应、要素集聚效应以及高水平的专业化分工,已成为经济活力的源泉和区域竞争力的高地。
从课题文章分析结果来看,百强城市以全国13%的土地,集聚50%的人口,创造约73%的GDP。深圳占据城市发展潜力榜首,北京、上海、广州紧随其后。二线城市中,成都、南京、武汉、重庆、天津、杭州位列前10名。这些城市都有着厚实的人口体量,近些年,各地展开的“抢人大战”也从侧面反映了人口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一二线城市以25.5%的人口创造了46.5%的GDP,人口集聚潜力很大。总体上看,未来人口将继续向大都市圈和区域中心城市集聚。
值得一提的是,“十三五”期间,鄂州人口净流入进程加快,在去年实现人口净流入。从人均GDP来看,去年第一财经统计数据显示,鄂州人均GDP超10万,跻身全国前25强。人均GDP是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共有70个普通地级市2019年人均GDP高于70892元的全国平均水平,其中28个城市超过10万元大关,湖北入围的两个城市为:宜昌和鄂州。
在产业创新方面,产业创新的城市差异比经济实力更加明显,这主要因为创新需要高度集聚才更有效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发布的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显示,鄂州在全国28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排名第95位,省内排名第4位,居于武汉、宜昌、襄阳之后。这项指标与城市发展潜力排名指标惊人相似,凸显了创新对城市潜力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软环境点燃发展新引擎。“2019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鄂州排名全国百强、省内第四。从“十二五”末至2020年,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省级众创空间5家,累计入孵科技型企业600余家。2020年,鄂州发明授权136件,同比增长131%,增幅全省排名第一。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5.7件,全省排名第三,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此外,日前,商务部发布2020年度218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葛店开发区排名第33位,实现连续5年进位。
虽地处中部,但鄂州背靠武汉强大的交通路网,以及本身的多式联运优势,加上在建的鄂州花湖机场将构建全球第四个、亚洲第一个专业货运枢纽,都成为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据悉,鄂州将依托市际间城市道路、轨道交通、城际铁路、高速公路,打造武鄂“1小时通勤圈”。打通武鄂两市断头路,实现公路全面对接。建成江夏梁子湖大道—鄂咸高速连接线,完成光谷至鄂州花湖机场市域通勤轨道建设,建设天河机场与鄂州花湖机场之间快速通道。推进港口互融,协同打造武汉民航客货运门户“双枢纽”,加快以三江港为中心,以葛店港、杨叶港为两翼的现代化港口建设,实现港口、机场有效衔接,推动“水港、陆港、空港”三港联动。
在构建对外开放平台方面,今年,鄂州将努力建成国际(普货)货运区和海关集中查验中心,推动鄂州海关开关,申报建设“5+1”指定监管场地。加快鄂州空港综合保税区申报,力争在机场建成时同步封关运营。优化通关环境,申请进口货物“两步申报”模式。加强与国内外大型货代、快递、冷链和电商等物流企业的业务、资本合作。
内部交通路网的“强筋健骨”与外部平台的“敞开胸怀”,对一个城市潜力的提升不言而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汉派网 » 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百强!湖北仅武汉与鄂州上榜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