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电视剧《大宅门》的人,无不为京城白家几代人呕心沥血经营“百草堂”的商业传奇而感动。但我们却很少意识到,武汉曾经也有毫不逊色于“百草堂”传奇。这就是已经被人淡忘近半个世纪的“叶开泰”。
“叶开泰”1990年代重出江湖,除了中医界,几乎很少有人知道它辉煌的过往。走在中山大道王府井百货附近,对面的“叶开泰药店”店面很大,经过的路人恐怕做梦也想不到,这家药店曾经与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广州陈李济齐名,历史长达360年之久,当其它老字号穿越岁月依然屹立时,为什么“叶开泰”如此彻底地从武汉人的记忆中淡忘了呢?
“叶开泰”的传奇,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是“出好药”,一是“出大官”。
叶开泰制药,始终恪守虔诚修合、遵古炮制的传统,凭良心从业。从叶开泰开出来的药,包包货真价实。在它的店堂里,高悬两块金匾,一边与着“修合虽无人见”,一边写着“存心自有天知”,三百多年来,叶开泰的信誉,几乎从没有受到过挑战。当时汉口民间评价是:叶开泰的药——吃死人都是好的。意思就是说病人吃叶开泰的药死了,绝不会是药有问题,而是你病入膏肓,命该去了。
“叶开泰”的丸药选料非常讲究,原料的购进与选配由掌柜的亲自把关。制作八宝光明散的麝香必购杜盛兴的,冰片必购百草堂的;制虎骨追风酒,虎骨必购前有帮骨、后有凤眼的腿骨;制参桂鹿茸丸时。规定以红参、马铌茸、正安桂为主,药量占七成,再和以高丽参、青花桂、关茸;制作十全大补丸的黄芪要用正小皮,驴皮要购纯黑的。
“叶开泰”生产作坊的门首上,贴有“宁缺毋滥,不好再来”的标语。这句贴在墙上的话,也在药房几百年的坚持下,渗透成为叶开泰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药房的伙计回忆说,一般成药,如六味丸之类,则先配料后磨粉。丸药的烘制用特制的烘箱将各色原料分别烘干,烘药用的炭必须打碎,以灰覆盖,让药丸缓缓晾干,以保持药性经久不变。虎骨追风酒通常在秋季制作,将配料投入酒缸,密封处理,经热季两月,冬季四个月,次年孟春启封。正是凭着考究的选料、精致的制作与优异的产品质量,使“叶开泰”屹立于市场.傲视群雄,在汉口的同业中已无人可及。厚积薄发到光绪年间,跻身于全国四大中药店之列。
叶开泰的开山祖师叶文机,是为了躲避明末战乱流落到汉口的安徽人。受够了命运流离的苦头,为了壮大家族基业,分散命运风险。叶文机将儿孙分为两拨,一拨守业卖药,一拨读书科举,从此开辟了叶氏家族的独特商道:布局两端,一端为商,一端为官,以官护商,以商助官。
叶家开基立业三百六十多年,门第辉煌,从第四代的叶松亭传至第十代的叶蛰斋止,世代簪缨。其中,官职最高的是两广总督叶名琛,最低的是河南省确山县县长叶蛰斋。一个汉口的药商世家,源源不断地有后裔出仕做官,这是多么轰动乡里的事!
“叶开泰”这块如金似玉的招牌,其中的成色,一半是尊重市场,精益求精追求产品、质量、信誉与服务;一半是开拓政界,官商一体。这就是叶氏家族独特的营商之道,也是那个时代楚商能够攀爬到的至高顶峰。
叶凤池公馆现在为武汉市文化局办公地
低调奢华的建筑细节
1912年,叶氏家族第九代叶凤池执掌“叶开泰”,在他的世代,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从此叶家人只是每年年终去算帐分红,经理全部从社会上聘任有现代商业管理经验者担任;二是实行“员工股份制”,药店管理人员、技术员、普通员工皆可以工龄和工资、资金入股,使员工从受雇者变为了股东,开启了叶开泰管理体制的“新时代”!
与此同时,“叶开泰”以官护商的传统,也在叶凤池手中发挥到极致。清末废除科举,叶家通过考取功名做官的路径已经被斩断,在军阀混战的民国时代,叶家另辟蹊径,通过与权贵结亲联盟的形式,主动积极结交北洋军阀王占元、寇英杰、杜锡钧、何佩溶和程汉卿等人,不仅为这些北洋权贵代为理财,而且还把自己女儿嫁给程汉卿,把两个孙女分别嫁给了杜锡钧和何佩溶之子,继续巩固叶开泰的地位。
汉口中山大道以北,有一条与之平行的友益街,就是这段故事最好的见证。叶凤池在这里兴建自己的公馆,还替自己那些在政界呼风唤雨的亲友修建了众多公馆。他先是帮寇英杰和程汉卿修建楼房公馆,后来又代何佩溶修建尚德里和福德里,再后来又与李华堂合资修建静仁里,整条街道成为集中了湖北最有权势者的豪宅区。于是叶凤池从《论语》章句“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中,将这条街道命名为“友益街”。车水马龙的街道,流淌的是叶氏家族盘根错节的亲戚人脉!
叶凤池公馆旁就是他为女婿程汉卿修建的公馆,现在是文化局宿舍
北伐战争后叶凤池因为与北洋军阀关系紧密,公馆被没收征用成工会办公房
随着北洋政府的垮台,叶氏家族依靠的政治靠山全部倒塌。叶氏家族在商场和官场中同时落子布棋的商业传统,全然失去了作用。煊赫汉口三千街市的“叶开泰”从此步入苍凉暮色当中,1930年叶凤池逝世,家族事业风中残烛,熬到解放,和其它两家药店合并成“健民药厂”。经历了制度变革的生死轮回,现在的“健民制药”与曾经的“叶开泰”之间横亘着难以回头的阴阳之隔。叶氏家族十一代辛苦经营,一朝全部化成了水,留给今天一个供人回望的苍凉背影。
对于今天的楚商们来说,“叶开泰”依旧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它精益求精追求产品、质量、信誉与服务的精神,在今天这个伪劣横行、信用不彰的时代,像一面明镜,把人们泯灭的商业良知照得清清楚楚;它苦心孤诣编织政商网络,在巩固商业地位和维护家族声誉上的细腻手法,也是后世那些只知道买通关节的商业土豪们学不来的本事。
如何成为一个好的楚商,叶开泰永远是最好的教科书!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汉派网 » 汉派“大宅门”——叶开泰传奇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