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湖北三杰:一个是文人,一个是武夫,一个是名伶

新月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影响较大的一个文学社团,它于1923年成立于北京,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的文学社团。先以聚餐会形式出现,后来发展为俱乐部。

一次,新月社主要成员胡适与闻一多、徐志摩等聚餐。席上,胡适对闻一多说:“你知道你们湖北有三杰吗?”闻一多答曰:“愿闻其详。”胡适:“这三杰,一个是文人,一个是武夫,一个是名伶。文人自然是阁下,武人则是黎黄陂(元洪),名伶是谭鑫培。”闻一多回敬:“你们安徽也有三杰,也是一个文人,一个武人,一个名伶。文人自然是阁下,武人是段合肥(祺瑞),名伶是梅兰芳。” 徐志摩在旁听了,连连称妙。

黎元洪生于湖北黄陂,别名黎黄陂,是中华民国第一任副总统、第二任大总统。他的最大历史贡献是介入武昌起义,并与众多辛亥志士一起推翻2000余年的帝制,走向共和。他与孙中山有过几次交往:第一次是1893年孙中山在广州行医,黎元洪在广甲舰当管轮。舰上有士兵病了,黎元洪就请孙中山上舰看病。两人就这样见过一面,但并没有深入接触。第二次,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当了大总统,黎元洪当选为副总统,两个人也没有见面。直到孙中山辞掉大总统后,1912年4月初,黎元洪邀请孙来武汉访问,并热情接待了孙中山。孙中山、胡汉民都非常肯定黎元洪的功劳,称赞他为“民国第一伟人”。最后到了1924年,孙中山应冯玉祥邀请,到北京商谈国事,路过天津。黎元洪在天津招待了他。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世,黎元洪在家里设灵堂供奉孙中山。应该说黎元洪从开始接触到孙中山去世,他对孙中山始终很尊重。

京剧是湖北人的骄傲,因为两百多年前京剧的形成,汉剧在其中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很多人都以为京剧是四大徽班进京后形成的,京剧的前身应该是徽剧,这种说法其实对了一半,京剧的形成不仅仅是徽剧,更重要的一步还是徽汉合流,这才诞生了京剧。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京剧谭派艺术的创立者谭鑫培的祖籍也是湖北黄陂,1847年4月23日(清道光二十七年三月初九)出生于武昌。谭鑫培可以说是中国戏曲史上的第一个伶界大王和第一个京剧大王,梁启超为其著诗“四海一人谭鑫培,声名廿纪轰如雷”,梅兰芳称赞“谭鑫培的名字,代表了中国戏曲表演体系”。其对京剧艺术的革新,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行内有"无腔不学谭"之说。谭鑫培为京剧老生的表演艺术开拓了新的天地, 影响深远。1905年,丰泰照相馆于琉璃厂的土地祠,为其拍摄了《定军山》片段,该片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部黑白无声影片。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学校读书时即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46年7月15日上午在悼念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的李公朴的大会上,发表了气壮山河、永垂青史的《最后一次的演讲》。当天下午,闻一多又赶赴《民主周刊》社,参加民盟为李公朴暗杀事件举行的记者招待会。就在那天下午,返回宿舍途中,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多人狙击不幸身亡。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汉派网 » 民国湖北三杰:一个是文人,一个是武夫,一个是名伶

赞 (5)

留言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

站长微信扫一扫

微信商城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