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城考古 改写“商文化不出黄河流域”

考古发现证实,位于黄陂区的盘龙城,是目前在长江流域发掘的唯一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商代早期城市遗址,从而改写了“商文化不出黄河流域”的传统观点。

盘龙城,位于长江北岸,距武汉市区仅5公里,东西长1100米,南北宽1000米。城址坐落在整个遗址的东南部,城垣至今仍保存较为完整,城门和护城河遗迹清楚可辨,城内发现有三处大型宫殿基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杨育彬介绍说,盘龙城三座大型宫殿建筑体现了我国古代前朝后寝即前堂后室的布局。盘龙城外散见居民区和酿酒、制陶、冶铜等手工作坊及墓地,显示出完备的城邑形态和功能。

盘龙城的发现,是对商王盘庚迁都之前历史的有力补充,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从商代早期起就共享着同样的文明。商文化南渐,加速了南方原始文化的解体和青铜文化的出现,同时大量矿产资源运到中原地区,又促进了商文化的发展。所以,盘龙城成为殷商文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坐标。

考古发现盘龙城青铜器的品类、造型和各种装饰花纹与远在千里之外的王都郑州商城出土青铜器极其类似。把两件同类的青铜器摆在一起,即使考古专家也很难仅从外表分辨其属于哪一座商城。除此之外,两座商城城墙的夯筑技术,宫殿的布局和建筑方法,墓地葬俗(熟土二层台、殉人、腰坑内殉狗)等,也非常相似。

盘龙城出土的部分青铜器

关于盘龙城的来历,现在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它是商王朝南征时建立的军事据点;一种认为它是商代早期方国的都邑。而方国的来历,又有“臣服于商王朝的国家或部落”和“商王朝分封的子弟或大臣”两种观点。

盘龙城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南临长江,通过府河及其干流向北可通往郑州,经长江、汉水穿随州、枣阳可经南阳直抵关中,四通八达,扼水陆交通之喉。而湖北大冶铜绿山、安徽铜陵等地拥有丰富的铜锡资源,这些是制造青铜器必不可少的(青铜器是铜、锡、铅的合金)。许多专家认为,盘龙城是商王朝南征的据点,是商王朝南方战略资源的中转站,其城墙外陡内缓,易守难攻,军事目的较为明显,后来不断发展成为商王朝在南方的军事、政治中心。

考古工作证实,从先民开始建城、进入鼎盛时期直到逐渐消亡,盘龙城仅存世二三百年。它为何会消失呢?这一千古之谜吸引了众多考古专家和历史学家。目前关于盘龙城的消失有三种猜想:一是商王朝向南不断拓展疆域,城堡随之南迁;二是商楚相持不下导致战火绵延,城堡被毁弃;三是汉水反复改道造成不便,城堡随之消亡。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汉派网 » 盘龙城考古 改写“商文化不出黄河流域”

赞 (0)

留言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

站长微信扫一扫

微信商城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