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楼洞,石板街流淌千年茶香

100多年前,俄罗斯人绘制的《大清皇舆图》上,标注的湖北地名只有两个,一是汉口,一是羊楼洞。

羊楼洞位于赤壁城区以西27公里,只是湘、鄂、赣三省交汇处的一个山间小镇,何以能与大汉口齐名?
  这缘于一段尘封的千年传奇。
  万里茶叶路 始于羊楼洞
  赤壁城区西去27公里有座松峰山。从前,山上野茶丛生,山民采叶冲泡,清香沁人。唐太和年间,地方官员将松峰山茶叶献给朝廷,深得皇帝喜爱,定为贡品。朝廷派官员前来考察,见这里山形如羊,山下楼馆林立,洞泉涌流,便以“羊、楼、洞”三个字命名。回告后,皇帝诏示:“万民种茶,昌盛大唐。”
  自此,羊楼洞开始大举培植、加工山茶,逐渐闻名欧亚大陆。
  唐宋时,羊楼洞黑茶加入国家茶马交易,销往西亚和欧洲,一斤茶叶可换一头羊,十斤可换一头牛。清道光年间,羊楼洞声名远播,英、德、日、俄等国商人竞相前来办厂制茶,国内晋、津、沪茶商亦蜂拥而至,这个弹丸小镇成为闻名欧亚的茶市。
  鼎盛时的羊楼洞,人口超过4万,有茶庄200余家,年产青砖茶3亿斤,带动了周边地区种茶业的发展。“三月春风长嫩芽,村庄少妇解当家。残灯未掩黄粱熟,枕畔呼郎起采茶。”清代诗人周顺倜的这首竹枝词,抒写的便是羊楼洞一带茶乡生活情韵。
  茶叶制成之后,人们用独轮车(当地人称“鸡公车”)运至20公里外的新店镇,然后装船顺长江至汉口,逆汉水至襄阳,再改畜驼车拉至黄河,一路走东口(今张家口),一路走西口(今包头)。东路砖茶往北入归化(今呼和浩特),再往北到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最后到达俄罗斯恰克图,由此转口销往俄罗斯及欧洲;西路经兰州、敦煌、阿拉木图到达欧洲。
  这便是在国际贸易史上辉煌了近两百年、堪与“丝绸之路”媲美的“茶叶之路”。
  作为欧亚万里茶道的重要源头,羊楼洞生产的青砖茶、米砖茶源源不断地流向欧亚各国,年出口价值白银1500多万两,好一派“茶去如流水,银来如堆山”的昌盛景象!
  沧桑石板街 风雨忆繁华
  然而,世异时移,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砖茶产业风光不再,羊楼洞繁华凋落,只留下一条石板街铭刻着历史记忆。
  深秋时节的羊楼洞古街,当年的店铺大都木门紧锁,三三两两的游人只能透过门缝寻找昔日茶香,间或也有老人坐在自家门前,追忆或憧憬。
羊楼洞石板街全长近千米,由北部的庙场街和南部的复兴街组成,街市依松峰港而建,街道随河道婉转。街宽4米到6米不等,街面全以青石板铺设,旧时鸡公车辗出一寸多深的车辙仍清晰可见;街两旁古建筑也基本保存原貌,或青砖黑瓦,或木质竹垒,紧锁的木门背后,多是深宅大院。
  据介绍,古街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有400多年历史。现存古建筑共有100多栋,均为砖木结构,都是明清及民国时期所建。
千年茶香地 新生应有时
  羊楼洞因茶而兴,因水陆交通便利而盛。
  这里自古就是“陆扼潇湘咽喉,水控江夏通衢”之地。然而,在现代交通兴起之时,却错过了一个大好发展机遇。
史载,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京广铁路南段线路开始勘测,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提出铁路“以经由羊楼洞为宜”。当时的羊楼洞还处于鼎盛时期,张之洞希望实现“路商两益”。
  据传,当时勘测人员也打算落实张总督的“指示”,却遭到当地大财主的反对,他们认为修铁路会破坏风水斩断财路。最终京广铁路经由羊楼洞4公里外的赵李桥径直南下,羊楼洞与大动脉失之交臂。
  交通优势的丧失,加之日寇的蹂躏,1937年开始,羊楼洞茶坊、茶庄相继倒闭,茶叶生产和贸易发展停滞,这个兴盛了几百年的集镇也日渐萧条。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汉派网 » 羊楼洞,石板街流淌千年茶香

赞 (0)

留言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

站长微信扫一扫

微信商城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