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上生“花”—通山竹雕奇人罗望来

在旁人看来毫不起眼的竹片,经他稍微加工创作,就成了一件件惟妙惟肖的雕刻作品。凭借十余年对竹雕技艺的潜心专研,九宫山镇富有村村民罗望来堪称通山竹雕第一人。

走进罗望来的作品陈列室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焦黄透亮、纹理分明的竹片上细致精美地雕刻着国画、书法、古代仕女、唐诗宋词等图案,精细的构思和绝妙的制作工艺浑然一体,高雅淡泊、巧而不媚,文人气息浓厚。

虽然展览室很简陋,但走近后细细欣赏,还是迅速地被竹板上细如蛛丝的用笔和精美绝伦的构图所征服,一边指指点点,一边发出轻声的赞叹。

罗望来,今年31岁,接触竹雕艺术已有13年。

罗望来憨实质朴,脸上总是挂着笑,唯独在做竹雕的时候全神贯注,眉眼之中全是认真与热情。他对待手中的竹,似乎像在对待最亲密的爱人。

“竹雕入门,刀工非常重要,要在竹面上雕刻人物字画,手中的刻刀就好比画笔,讲究刀工流畅,分清轻重缓急。”

“要把一件书法、绘画作品临摹刻入竹面上,必须心中有个蓝图,前提是增加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竹雕刻是一门古老的技艺,据文献记载,竹雕刻在西周时已经形成,唐宋时成为专门技艺,明清时期是竹雕刻艺术的发展期,因工艺精湛,吸引了文人书画家广泛参与,为宫廷贵族珍爱。

至今,仍在民间广泛流传。罗望来一进入这个世界,就被里面博大精深的艺术内涵深深吸引,潜心学艺十余载。虽然当初学艺条件艰苦,罗望来却从未对竹雕刻产生厌倦,反而越来越有兴趣,终于罗望来回到家乡后,就在家里开了这个竹雕刻工作室。从上山选材、到雕刻成像全由他一人完成。

竹雕作品的制作非常复杂,要经过水煮、除油、防蛀、创作等多道工序。

十余年的勤心学艺,罗望来掌握了各种雕刻技巧,他刀工深峻,雕刻的作品浑厚古朴,构图饱满,线条刚劲有力,层次分明。

这些人物花鸟,在他的手中由混沌模糊到逐渐清晰,从轮廓渐现到栩栩如生,他用一把刻刀,便赋予了竹子新的涵义,便再一次给了这些竹子生命。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汉派网 » 竹上生“花”—通山竹雕奇人罗望来

赞 (0)

留言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

站长微信扫一扫

微信商城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