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最热闹的老社区——安静社区

静社区的地段太好,就位于江岸区与江汉区交接地带,在京汉大道和解放大道之间,地段繁华,交通便利,轻轨从头顶呼啸而过,旁边是武汉剧院,有一种老汉口隐者的气质。

安静社区很大,分为武汉剧院西侧的安静社区红艳村片和武汉剧院东侧的黄石路片,绕上一圈,多是上世纪8、90年代的老旧居民楼,残砖斜树,外表非常低调,却孕育了让人迷恋的市井文化。

安静社区很安静。

这里有一种恬静的气质,无论是什么时候来,绿树把天空遮住大半,各种款式的椅子布在路边,还有摆在窗台上的蒜苗绿植,像一副植物生长变化图。走在小区里可以听到鸟鸣声,老人们把养的雀儿挂在树上,有种“鸟鸣村更幽”的感觉。

跟很多老社区一样,有许多老人,他们一天中有大把的闲暇时间来打理生活,日积月累,改变了小区的样子,形成独特的风景。

有些车库改成了老式的裁缝铺子,有些则变成了朴素的理发店。花盆占领了空旷的地面,椅子和桌子挤满索然无味的过道,避免生活看起来太过无趣。与老朋友静静坐着发发呆,这样的日子似乎能看到光阴从面前流过。

安静社区其实又很热闹。

当听到下课铃声,安静社区就热闹起来了。开在社区里面的小学,这一片最热闹的所在。

原来这所小学叫安静街小学,后来改名为吕锡三小学,别小看这所学校,他创办于1946年,至今已有72年的历史。

热闹的小学的旁边是热闹的菜市场。

古龙说:“当一个人对生活失去希望,就放他去菜市场。”失意之人一进菜市场,就会重新萌发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的希望。

看似杂乱无章的菜市场里,有绿盈盈的蔬菜、散发清香的瓜果、活蹦乱跳的鱼儿,还有讨价还价的声音,家长里短的话语,一派生机盎然的模样,把人从虚无的烦恼中拉近地面,看,生活就是这样过的。

不少人小时候都迷恋过乱哄哄的菜市场,除了那份热闹劲儿,还有因为菜市场附近总有一些好吃的小吃摊,安静社区也不例外,门口的千层饼、炸炸都是诱人的所在。

菜市场太契合老社区的气质了,都是人情味最聚集的地方。

有的时候我们觉得老年人需要安静,其实安静的、全是老人的住宅区是悲伤的。这样静谧又热闹,杂乱又方便的老社区才是最适合居住的地方。

对于一个吃货来讲,逛老社区还能遇到好吃的简直就像捡到宝了。

更何况安静社区好吃的很多,从过早到宵夜,每家都长着一副一看就很好吃的模样。

小店非常简单甚至简陋,在老社区一隅,赖以社区里的街坊而生存,又给街坊们提供一处平价的美味。

小区里面还有另外一家炸物,叫“王氏香卤店”,位置也就在学校旁边,营业时间很随老板心情,老板是个非常任性的阿姨,开门时间毫无规律可言。环境乱糟糟的,品种也就这么几样,价格亲民,最高的不会超过3块钱,是小学时候吃的那种炸炸,路过可以怀旧一下。

老社区里自然还少不了品种丰富的过早。

陈记鲜鱼糊汤粉,环境就是塑料凳子折叠桌子,往那一坐,要份鱼糊汤粉加上一根油条,就加入了老武汉人过早的大军。

安庆原汤馄饨水饺,也是属于听名字就不会差的那种过早小店。全是现包现卖,有大馄饨小馄饨,还是喜欢吃小的,一口一个,肉馅鲜嫩,汤底清爽,里面有虾米和紫菜,非常鲜,最后喝一口汤,暖到脚底。

还有这家向氏三鲜豆皮,价格也实惠,4块钱就能买上满满一碗,可以选择加不加卤水,里面还能吃到肉粒。

另外当然少不了热干面、面窝、蒸饺这些过早,还有外面不多见的欢喜坨。

到了晚上,这里又变成卖卤菜的位置,无论何时来,老社区都不会让你饿着回去。


安静社区是老武汉社区生活的代表,它稳重又热闹,老旧而丰富,历久弥新且饱含生活热情。

老社区的老人们也是浪漫的,老曹把老式的手摇留声机搬到楼下放张俄罗斯曲子的黑胶唱片,整条巷子的人都会跑出来看稀奇……

老社区大概就跟这留声机一样,虽然不如眼下的听歌软件便捷灵敏多样,但是它一出现,你就明白何为韵味,何为风情。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武汉吃货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汉派网 » 汉口最热闹的老社区——安静社区

赞 (0)

留言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

站长微信扫一扫

微信商城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