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近日在北京发布,湖北有包括宜都茶厂、江夏金水闸在内的6处入选。
第二批名录包含各类工业遗产100家,这些遗产中既有创建于洋务运动时期的企业,也有新中国成立后的“156 项”“三线建设”项目;既有官僚资本企业,也有外商、民族资本企业;既有广为人知的造船、军工、铁路等门类,也有灯塔、烟草、供水等极少被关注的行业。
宜都茶厂
所在地:湖北省宜都市陆城滨江大道47号
始建年代:1951年
主要遗存:茶叶生产线
入选理由:1951年苏联援建新中国的第一家专业的、央企级别的红茶厂,作为当时央企级别的功夫红茶龙头企业,曾承接湖北、湖南2省3个专区16个县的宜红茶收购、精制和出口。该厂现存的红茶生产线,有11套设备为建厂时自行建造,为国内建造最早、自动化程度最高且能继续生产的、唯一的一条完整木结构茶叶生产线,包含风选机、干燥机、阶梯拣梗机、平圆筛、切茶机、传输带等。持续近70年,至今仍能满负荷生产。被誉为“茶叶届罕见的活态工业遗产”。
生产线运行设备中最大的亮点是风选机,当年,宜都茶厂设备技术人员自制了10台木质单体风选机,并组合成一套多层风选机,这种可无级变速的多层风选设备更是国内罕见。
金水闸
所在地: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金水闸路93 号
始建年代:1933年
主要遗存:闸体、卷扬式手摇启闭机、金水堤;纪念碑、蒋介石题额;建设纪略、历史照片
入选理由:近代中国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民国时代唯一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至今保护得最好的近代大型水利工程;融汇了多国水利专家的智慧(美国人史笃培任总工程师,奥地利人任工地总监,闸门由英国公司设计,荷兰人参与审查计划),钢材由德国、比利时提供,启闭设施由荷兰、英国制造。
还有四处,京汉铁路、粤汉铁路、英美烟公司、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在湖北曾留下印迹,入选第二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京汉铁路
所在地:北京、河北、河南、湖北
始建年代:1898年
主要遗存:湖北:平汉铁路南局;汉口大智门车站、循礼门车站、江岸车站,黄河南岸站;江岸京汉铁路工会会员证章(藏于武汉二七纪念馆);二七烈士纪念碑、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施洋烈士陵园;詹天佑故居;
入选理由: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准备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中国早期建成的第一条南北铁路大动脉;由比利时负责修建,为外国利用债权掠夺中国铁路主权首开先例;大智门车站被称为当时亚洲最豪华的火车站;打破了中国传统上依赖于水道与驿道的交通网络格局,带动了沿线城市的繁荣,郑州、石家庄等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并逐渐发展成为商业中心和政治中心;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长辛店铁路工人俱乐部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工人俱乐部,“二七大罢工”是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中规模最大、最有影响的一次罢工。
粤汉铁路
所在地:广东、湖南、湖北
始建年代:1900年
主要遗存:湖北:武汉长江粤汉铁路码头遗址(基桩、路基、钢轨)、武汉号渡轮;
入选理由:中国早期建成的重要的南北铁路大通道之一,修建难度极大(部分路段修建难度相当于京张铁路),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解决了株韶段英美工程师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历时36 年方建成通车;南岭白沙水五座拱桥跨径(40 米)为当时国内最大,号称“五大拱桥”,国内闻名;抗战初期国内重要的陆路通道之一(与广九铁路相接,是运送进口物资的国际通道),为中国军队提供了80% 的陆路运输量,内迁时重要的战时生命线之一;武昌徐家棚轮渡码头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铁路轮渡码头。
英美烟公司
所在地:湖北: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合作路17 号;
始建年代:1919年
主要遗存:武汉:办公楼1 座;
入选理由:1949 年前中国最大的烟草企业,最高时占有中国烟草市场79% 的份额;其在上海、天津、青岛三地的工厂有中国烟草工业“上青天”之称;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所在地:武汉: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中山大道708 号;
始建年代:1916年
主要遗存:武汉:办公楼1 座;
入选理由:1949 年前中国最大的民族烟草企业,由华侨资本经营的最大一家民族卷烟企业,打破了英美烟公司对中国烟草业的独占局面;中国民族工业的先锋,也是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品牌之一;中国建立最早、历史最长的民族烟草企业之一。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汉派网 » 第二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发布,宜都茶厂、金水闸入选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