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想,未来在长江武汉段左岸,一座与对岸“武汉绿地中心”高度相当的综合体拔地而起,形成“H”形“大门”横跨长江,这将是怎样一番壮丽场景?
规划建设“长江之门”,打造城市新奇观,是今年武汉重塑大都市发展空间大格局的重要谋划之一。
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向中国电子集团客人介绍长江主轴左岸规划及建设情况
15日下午,武汉市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框架协议,就“长江之门”项目建设用地达成共识。同日,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与中国电子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芮晓武一行座谈。
“长江之门”在左岸的最终选址,为江岸区胜利街226号,与长江右岸的“武汉绿地中心”正好隔江相望。武汉绿地中心建成后将达到636米,成为中国第一高楼。
年初,陈一新在调研长江主轴左岸大道规划建设时,提出打造“长江之门”的设想,并实地考察了“长江之门”在左岸的若干待选地块。而后,市区相关部门进行了多次专题研究论证,最终确定选址范围。
目前选址的地块位于临江一线,由沿江大道、五福路、四唯街、胜利街围合而成,用地面积约43.5亩,地形方正,地基稳定。该地块为中国电子集团权属用地。由于其旗下子公司中原电子公司于2011年迁至东湖高新区,地块内厂房、仓库等建筑闲置,成了沿江大道一带的一块“伤疤”。
“一轴串三城”,“长江之心”“长江之门”“长江之珠”都有新进展
今年初召开的武汉市“两会”上,陈一新指出,托起城市伟大梦想,为大武汉谋复兴,为老百姓谋幸福,必须要有强烈的使命担当和责任意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他要求,持续做好做足“长江”这篇大文章,坚持“一轴串三城”,创新优化城市战略空间布局,引领武汉大都市由“组团结构”向“中轴结构”发展、向“长江时代”跨越。
“一轴串三城”,就是要全面启动建设长江主轴,打造“历史之城”“当代之城”“未来之城”。“长江之心”“长江之门”“长江之珠”可行性论证和规划建设,是其中的点睛之笔。
——规划建设“长江之心”,就是要以长江、汉江交汇的南岸嘴,打造媲美“悉尼歌剧院”的标志性建筑,集中展示长江文明,建设世界级历史人文集聚展示区。
——规划建设“长江之门”,就是在长江左岸建设与右岸“武汉绿地中心”高度相当的综合体,打造城市新奇观。目前已开展土地收储工作,计划12月底前完成规划方案论证,以及项目备案招商等前期工作。
——开展“长江之珠”规划建设可行性研究,就是要针对能否在天兴洲打造“长江生态风情岛”开展科学论证。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汉派网 » 长江之门选址定了 横跨长江将成大武汉新景观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