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欧式楼群:西洋建筑博物馆

来武汉观光,如果不到汉口看看临江高耸的一幢幢西洋楼宇,那才是真的没见过武汉。

汉口和上海、天津一起,并称为近代史上的三大租界区,而汉口的五国租界,全部集中在今日江岸的沿江一线,自江汉路以下,顺水排列,长达3600米,占地两平方公里有余。租界虽然是半殖民地时代形成的社会产物,但它们留下的建筑却是无罪的。因而,全国极少有像江岸这样拥有如此之多欧式老建筑的城区,而全区142栋优秀历史建筑中,三分之一分布在汉口外滩沿线。古典式、哥特式、洛可可式、巴洛克式、维多利亚式建筑,一幢幢高楼华贵气派,令人目不暇接。只需请你在宽阔的沿江大道上漫步一次,一定会让你仿佛置身于一座巨大的“西洋建筑博览馆”,甚至会以为自己行走在欧洲的某座城市。

江汉关

租界分布图

全国极少有像这样拥有如此之多欧式老建筑的城区,武汉江岸区142栋优秀历史建筑中,三分之一分布在汉口外滩沿线。古典式、哥特式、洛可可式、巴洛克式、维多利亚式建筑,一幢幢高楼华贵气派,令人目不暇接。
这些洋楼的外观极为考究,有的墙体外形呈现的是花岗岩的大气与坚固,有的房子红瓦坡顶,浓烈鲜艳而不失庄重,有的在清水红砖外墙上勾出精细的线条,华丽不俗。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些高楼前面竖有粗大的廊柱,顶天立地,排列整齐,造型十分庄严,格外富丽华彩。
据史料记载,根据中英《天津条约》,汉口于1861年被强辟为对外开放的商埠,同年设海关于汉口,名江汉关,负责督理华洋交涉事务和稽查来往船只及进出口货物、监督税务。1861~1898年,英、德、俄、法、日相继在汉口建立租界(即“五国租界区”)。
当年,汉口外滩的洋楼里多半是外国金融机构,英国汇丰银行、美国花旗银行、日本横滨正金银行等20多家境外银行,都设立于这条街上。洋人、洋楼、洋街,洋生活、洋气息,光怪陆离的时代早已远去,但仍然使人遥想到旧时纸醉金迷的浮华。
这里的建筑,体现了19世纪西方建筑的各种风格。这一大批欧式建筑,成为宝贵的城市遗产。

1924年,汉口海关大楼建成,为西方古典建筑风格及现代建筑风格相交汇融的顶端,就连现在最繁华的江汉路也是因路南端有海关大楼江汉关而得名。

大楼使用英国建筑形式,四层钢混结构,建筑面积4009平方米。主楼四层,底层为半地下室,钟楼四层,总高度46.3米,为武汉当时最高建筑,亦为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之一,2001年被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汇丰银行位于沿江大道143-144号青岛路口(原英租界内),建筑面积11656.22平方米,始建于1913年,四层钢筋混凝土大楼。建筑古朴粗犷,体形雄伟高大,是汉口最典型的西方古典式建筑,也是汉口最早使用钢筋混凝土的建筑。与汉口水塔、德国领事馆、汇丰银行并称为“汉口近代建筑群”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横滨正金银行位于南京路2号(原英租界内)。1902年,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在此设立分行,现建筑系1921年改建,建筑面积约5632平方米。大楼为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墙体厚实,外墙麻石到顶,高台阶,为现代风格的古典主义建筑。与汉口水塔、德国领事馆、汇丰银行并称为“汉口近代建筑群”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汉派网 » 沿江欧式楼群:西洋建筑博物馆

赞 (3)

留言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

站长微信扫一扫

微信商城扫一扫